eSIM联通业务支持国内6个城市 苹果手表“扔”掉SIM卡

2021-02-07 03:40:40

  那么一起来看看今天要说什么,大概十几篇关于手机的,两篇关于索尼游戏机的,还有手机芯片的稿子专门有三篇。也不知道最后会有哪天不过审核,小编平平无奇的一天啊。

­  2018年3月7日,中国联通宣布正式在全国6座城市率先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的办理,苹果Apple Watch Series 3 (GPS + 蜂窝网络)成为首款支持该业务的终端产品,可独立接入运营商移动蜂窝网络,支持电话、接收信息等通信功能。

­  可以远程或空中对设备进行SIM卡文件配置,是实现eSIM的关键。事实上,这样的能力国产手机已经具备,并应用于境外流量服务上。OPPO、vivo、三星、小米、联想、nubia、魅族、锤子等品牌的部分机型,无需实体SIM卡,通过App就可在全球范围内享受当地网络。

­  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正对eSIM的应用进行测试,但运营商的eSIM将来会更多应用在车载、无人机、医疗保健等物联网领域。由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牵头发起的“雪人计划”已经在全球完成了25台IPv6根服务器的部署,可以为全世界每一粒沙子编一个网址。

­  IPv6正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而物联网正是eSIM最大的市场。

­  让物与物“全球漫游”

­  eSIM即嵌入式SIM(embedded SIM)的缩写。顾名思义,与传统可插拔的SIM卡不同,eSIM的概念是将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中,可以最终让SIM卡槽消失,让设备拥有更轻薄的机身,并可直接与终端交互,通过App或者云端,在全球范围内将终端智能设备连接到所选择的当地网络,赋予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网速和覆盖的能力。

­  “公司起初是在做个人‘漫游’产品或者服务,但进入这个市场后,我们发现物联网对嵌入式连接技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车联网、全球智能制造(一点连接、全球发货)、智慧交通等场景都适用于eSIM这项技术。”红茶移动品牌管理副总裁牟明明告诉《IT时报》记者,在物联网领域,传统可插拔SIM卡已经难以完全满足M2M(机器对机器)设备的工业级需求。比如,可插拔SIM卡容易松动,对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抗震需求不能很好满足,同时面临数据保存时间、设备迁移时SIM卡换卡困难、SIM卡生命周期比设备生命周期短等问题。

­  如何通过eSIM让物与物之间产生连接?“现在,我们已经为东风风神AX4和一汽X40提供流量连接服务。”上述人士向《IT时报》记者介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通信芯片/模组中集成,或直接向客户提供具有远程SIM配置能力的SIM卡帮企业提供的设备适配eSIM方案,而企业需要在红茶物联网平台上订购全球流量套餐或者对接红茶物联网平台。只有终端设备启用了获取数据业务,才能做到机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联网获取数据。

­  虚拟运营商263基于eSIM向企业提供的同样是可供全球漫游的物联网卡,它们更像是运营商与企业之间的通道。比如,一家国际物流企业需要控制货物跟踪器,让企业与各个国家的运营商沟通,为机器配备不同国家的SIM卡明显不可行,通过eSIM解决方案,只需购买一个全球60国套餐,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  2021年将有10亿eSIM终端覆盖

­  运营商对eSIM在物联网上的态度相对开放,也更积极。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经完成物联网eSIM的平台建设,中国移动也已在2017年发布4G eSIM芯片,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开始着手物联网终端。对运营商而言,相较于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个人用户,物联网市场蛋糕更大且更好把握。

­  “Soft SIM、eSIM以后会是物联网的必然途径,因为它们有能力可以直接和终端叠加,并可以提供当地的网络服务。从去年开始,263投入更多精力倾斜到物联网的客户上,比如在车联网的场景里,eSIM更标准化,客户可以通过我们采购eSIM卡,也可以自己采购后使用我们的IT系统和网络能力对接eSIM的标准。”263移动通信执行副总裁吴斌告诉《IT时报》记者,运营商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可以投入芯片、模组、网络、应用等整个产业链,但物联网行业太多,企业太多,运营商未必有精力照顾到每个企业,为它们提供定制化需求。通过多年的转售业务,虚拟运营商与基础运营商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263可以从基础运营商处获得移动通信资源做更进一步地深入开发和适配,让企业一点接入,全球接通,降低企业技术接入门槛和运营开发的投入。

­  另一家虚拟运营商分享通信也在向物联网方面转型,并在eSIM方面与运营商积极沟通。分享通信董事长蒋志祥认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印发的《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对物联网行业是利好信息。因为IPv4网络地址资源匮乏,目前全球基于IPv4(约四十三亿个)的IP地址已基本分配殆尽,如今已经有大量的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产品需要接入网络,未来这样的需求会更高,而IPv6是一个几乎可以承载所有应用的平台,地址数多于地球上的沙粒数,向下可使用各种通信系统,向上能给大家提供各式网络服务,而这些势必会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  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M2M连接设备数量将达到300亿。另据IHS Markit的预测,到2021年,全球将有10亿的eSIM终端覆盖,而eSIM在物联网领域的普及也很可能将带动消费电子终端市场,eSIM成交量将呈现跳跃式增长。

­  国际漫游需求相对饱和

­  2015年,当苹果、华为先后加入eSIM后,大批国产手机开始“跟风”加入,落地场景是基于eSIM的国际漫游服务。用户在国外时,不需要实体SIM卡,只需要通过手机App, 就可以自由选择境外目的地网络套餐,享受高质低价的本地数据网络服务。

­  经过3年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普及。“虽然基于个人终端市场的eSIM业务仍然高速增长中,但针对终端合作伙伴的市场格局已趋于明朗。” 吴斌说。红茶移动对自己的定位也从起初单纯做“境外漫游方案及服务”的公司,升级为“eSIM技术和服务的提供商”。

­  目前,有多少国产手机在基于eSIM提供国际漫游服务?虽然小米、三星中国、OPPO、vivo都未能回复记者的提问,但从他们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可见一斑。

­  “我们开始是小米漫游的服务商,这两年与OPPO、vivo、三星中国、小米、联想、中兴、魅族、乐视、锤子旗下的手机机型都有合作,通过我们提供eSIM 技术及国际漫游服务超过1亿终端。根据市场上公开可参考的手机终端市场占比,具备红茶移动eSIM能力的手机在全国国产手机中占比超过35%。在所有市场上具备eSIM能力的终端中,我们提供的技术占比超过70%。”牟明明向《IT时报》记者透露,在手机终端应用上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vSIM卡(虚拟SIM卡),是SIM过渡到eSIM的过渡产品,通过vSIM可以马上实现eSIM的功能服务。而红茶移动也在寻找eSIM更多的落地场景,比如帮助联想的一款手机开发找回功能,如果手机丢失,捡到手机的人在关机拔卡再开机后,失主通过内置在手机底层的“找回功能”,内部调用内置红茶的境外上网资源服务(利用eSIM方案事先配置),强制联网,从而可以上报手机位置到服务器。

­  未来给予eSIM的想象空间很大,与其代替手机里的SIM卡,业内人士更加看好它在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方面的落地。独立分析师付亮告诉《IT时报》记者,手表、手环和智能家居都会连接上网是趋势,这些终端的体积也不适合预留卡槽,更没必要单独申请一个号码和套餐。对于eSIM可空中擦写、终端自由切换运营商的特性是动了运营商奶酪的质疑,付亮则认为,eSIM更有益于运营商留住用户,当越来越多的设备用同一个手机号时,转网的成本更高。

说来也奇怪,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很好的使用数码科技产品,但对于这背后的所蕴含的信息价值却没有太多的了解。若是大家能够每次细细品味小编给大家所写的内容,相信大家能中收获到不少的有价值内容。

  • 标签: